蒙城广播电视台

APP扫描

【中部崛起·安徽作为】“创新势能”释放产业发展强大动能
编辑:张花 2024-04-02 11:38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球1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液晶显示器、50%的光伏玻璃诞生于安徽;“灯塔工厂”、零碳工厂、智能工厂持续涌现;以“人造太阳”、量子信息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引人注目……近年来,我省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一方面在创新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另一方面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崛起。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六成,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

“量子赛道”部分实现全球领跑

不久前,科大国盾量子发布消息称,国产稀释制冷机ez-Q Fridge在交付客户后完成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该设备实际运行指标达同类产品国际主流水平,成为国内首款可商用可量产的超导量子计算机用稀释制冷机。

稀释制冷机是构建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关键核心设备,可为超导量子计算芯片提供接近绝对零度的超低温环境,其市场一直被芬兰、英国、美国等国际厂商牢牢占据。而科大国盾量子等联合研发的稀释制冷机运转效果良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国仪量子成交订单超5亿元,实现连年翻番。”近日,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暨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交流发言环节,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羽介绍,自2016年12月成立以来,国仪量子就专注于量子精密测量、量子计算及高端科学仪器的技术研发和相关产品的研制。经过7年的努力,国仪量子已经成为“独角兽企业”,其量子精密测量仪器在全球市场占有率领先;顺磁共振谱仪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并超过其他进口品牌总和;电子显微镜年成交量近200台,国内市场占有率前三,超过其他国产品牌总和。

15年前,科大国盾量子在合肥成立,拉开了安徽发展“量子产业”的大幕。15年来,依托中国科大和量子国家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合肥聚力打造“量子科技”与“量子产业”双高地,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呈现出与世界领先水平处于整体并跑、部分领跑态势。

如今,合肥集聚量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60多家,居全国城市首位。最新发布的《全球未来产业指数报告》显示,合肥在量子信息领域排名全球第2位、全国首位。

新能源汽车产业“开足马力”

从空中俯瞰大众安徽MEB工厂,一辆辆大货车陆续排队进入园区,运送物料;步入车间,自动搬运小车有序往来,准备出口欧洲的订单正在这里抓紧生产等待交付。

短短两年半时间,大众汽车集团在合肥市建立了一个新的智能网联电动汽车中心,并与小鹏汽车、地平线、国轩高科等多家企业进行电动化、自动驾驶、电池等领域的全面合作。

“我们投入近10年时间研发的启晨LMFP(磷酸锰铁锂)电芯达到240Wh/kg的质量能量密度,轻松实现18分钟的快充,并且通过了所有的安全测试。”国轩高科工研总院分管电池材料研发的周复副院长介绍,他们采用启晨电芯研发的电池,不用三元材料,同样可以做到续航1000km。“现在我们已经和大众汽车合作,为他们提供动力电池。”周复说。

“合肥一直是人才聚集地。这一充满活力的生态使我们能够蓬勃发展和不断创新。”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葛皖镝表示,“创新势能”使大众能够深度参与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创新是第一动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省始终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坚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采用“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汇聚全产业链优势资源,协同开展技术攻关、示范应用和规模推广,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创新新能源汽车研发模式,支持企业联合中国科大、合肥工大以及“科大硅谷”“中国声谷”等创新载体共建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目前,中国科大、江汽集团智能新能源汽车联合实验室揭牌运行,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共建协议初步形成。坚持加强“三首”产品推广应用。支持企业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催生一批汽车领域国内外首创或替代进口的“三首”产品。2023年新增省级汽车产业“三首”产品4个,总数达15个。

如今,安徽已拥有7家整车企业,建立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体系,具备燃油、纯电、混动和燃料电池多种技术路线。2023年汽车产量达到249.1万辆,跃居全国第2位,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86.8万辆,居全国第4位,汽车全产业链营收过万亿元。

成果加速转化年增科企近万家

近日,在合肥九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里,总经理郑裕峰正带着团队成员加紧九韶内核的升级研发。

“升级后的九韶内核将更强大、完整。今年,我们将发布九韶内核4.0版本和基于九韶内核的凝光网格2.0版本,完成商用几何内核和网格处理的所有基础能力构建。”郑裕峰介绍,该内核是从0到1完全自主研发,包含几何内核、几何约束求解器和CAX一体化计算引擎等。

这家企业的成立得益于中国科大开展的“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

在安徽,像合肥九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这样因科技成果转化而成立的公司还有很多。2023年,我省深入开展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和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首批认定科技领军企业11家,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9600家以上、总数超2.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4200家左右、总数超1.9万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达24家、独角兽(潜在)企业32家,均居全国第6位;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居全国第7位,较上年提升2位,初步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

科技企业的快速成长,带动了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抢抓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机遇,积极主动作为,目前讯飞星火大模型水平全国领先,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位居全国第6位,全省智能算力居全国前列。积极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打造“6+X”未来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量子科技、低碳能源、空天科技等6大未来产业方向,谋划布局合成生物、化合物半导体、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氢能等未来产业领域。

2023年以来,安徽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全面发力,集成电路产量增长1倍以上,柔性显示产业产值增长1.9倍,装备制造产业营收突破万亿元,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5200亿元。先进光伏制造和新型储能产业也跃居全国前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