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广播电视台

APP扫描

【蒙城非遗生生不息】“笙”声不息——卢家笙
编辑:管紫莹 2021-12-18 17:31 浏览:23

古老的技艺,无论是延续至今的,还是仅记录于艺术作品中的,早已演变为刻骨铭心的华夏精魂,流淌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里。

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蒙城拥有8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4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0个。现在,让我们一起传承蒙城文化,让蒙城非遗生生不息。

笙,是中国汉民族古老的簧管乐器,它以簧管配合振动发声。簧片在簧框中自由振动,声音清脆,音质柔和,具有中国民间色彩,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

图片

相传清朝末年,从北方逃荒要饭的卢立,在淮北一带吹笙要饭,并在蒙城县乐土镇卢庄安了家。后来,笙坏了,他就想法自己做笙。当时涡河北岸盛产竹子,于是,他找来竹子做笙管、找来檀木做笙斗、找来破锣做簧片。从此,卢家代代做笙,且笙越做越好,被称为“卢家笙”。

图片

卢俊军是卢家笙的第4代传承人,从8岁开始,他便跟着父亲学习制笙,有时放学后就在一旁帮忙,渐渐习得一手制笙的好手艺。经卢俊军之手的簧片,薄如纸,迎风簧扇动,诱人的簧片音色颇受吹笙者的青睐。

图片

卢俊军最拿手的工艺是做拃(zha)笙。(拃是手指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称一拃长)和榻(ta)笙。拃笙,约15厘米长,笙片小而薄,声音清脆、悦耳;榻(ta)笙,也就是倍低音笙,笙管长约90厘米,簧片长约3厘米。这两种笙在我国基本上绝迹,只有卢俊军父子能做。

图片

卢俊军说,一把笙从选取原料到加工完成需要一百多道工序,全靠手工完成。而在制作的过程中必须沉下心来,还需要付出高于常人的刻苦和努力。由于长期做笙,卢俊军的手上布满了老茧。即便如此,他仍然鼓励自己的孩子学习制笙。他说,这门手艺包含了卢家几代人的心血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蒙城广播电视台(蒙城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梁哲 常杰 丁岩

责任编辑:管紫莹

编审:王爱荣

本文为原创作品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欢迎下载蒙城广播电视台新闻客户端

“今日蒙城”APP

了解更多新鲜资讯


关注“蒙城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jrmc@163.com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