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广播电视台

APP扫描

【蒙城名人】丁齐
编辑:张花 2024-03-31 13:15 浏览:8

蒙城,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这里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人才。蒙城县融媒体中心推出《蒙城名人》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了解蒙城的名人故事,传承优秀文化。


丁齐(1316-1385),字日跻,原籍兖州阳谷(今山东阳谷县),历任县令、知州、大理寺上卿、正议大夫等。后定居蒙城,为蒙城丁氏始祖。

丁齐长期在地方任职,深知民间疾苦。他任知县、知州期间,常常到老百姓中间,询问他们的生活现状。组织民众,开挖沟渠,兴修水利;采取措施,发展生产。同时惩治豪强,为民做主。由于政绩卓著,不久,就被朝廷先后提升为大理寺上卿、正议大夫。

他为官刚正不阿。元惠宗妥欢帖睦尔在位期间,大臣脱脱、哈麻专权,政治腐败,宫廷奢侈,水旱灾荒严重,阶级、民族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如火如荼。至正十年(1350),朝廷实行变钞,发行“至正宝钞”,导致物价飞涨;次年又大举开挖黄河,民怨沸腾。其他大臣慑于脱脱、哈麻的权势,不敢直谏朝廷。时任正议大夫的丁齐以大局为重,多次犯颜直谏,请求元惠宗轻徭减赋,关心老百姓,力求息事安民,以缓和阶级和民族矛盾。而元惠宗妥欢帖睦尔听了很不高兴,加之哈麻等权贵大臣对他极力排斥,在哈麻一伙人的策划下,以巡察江淮灾情为借口,丁齐被贬出京,任江淮巡察。

在巡察江淮期间,他深入民间体察人民疾苦,不顾来自各方的压力,惩治贪官污吏,减劳役,薄赋税,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很得民心。但是,当时的元朝就像一架庞大的快要散架的破旧机器一样,仅凭一己之力,怎能挽回它的颓势?至正十一年(1351),刘福通领导挖河的十几万民工在颍州(今安徽阜阳市)起义,号称“红巾军”。同时,郭子兴在濠州(今安徽凤阳县)起义,也称“红巾军”。后来,朱元璋领导了这支义军,逐步发展壮大,节节胜利,元朝已处在崩溃的边缘。此时,丁齐因战乱在巡察路上既不能回京,又不能回籍。当他来到蒙城时,见庄周故里土地肥沃,民风淳朴,于是在坛城定居下来。1385年,丁齐病逝,终年70岁,葬于小涧镇韩桥北大路东。

丁齐一生清正廉洁,常教育子孙以耕读为业,勤俭持家,宽厚待人。所以他的后人在乡里行善事的很多。特别在勤俭方面,他们不仅做到,还写在纸上,传承子孙后代。如《丁氏家谱》记载:“其持家俭而有法,半丝半缕,必戒抛残,一箸一匙,俱有顿置,不事鞭仆,而奴仆向化,迄今九世犹恪守其遗规而弗替。”

丁齐后人多以读书种田为业,至清末为止,取得功名的约有300多人,其中也有做官的,多为知县。被写入《蒙城县志》的就有数十人。在多行善事方面也多有记载,如丁齐的曾孙丁斌、玄孙丁实、十六世孙丁仰淑等,都分别在天灾人祸之时,慷慨解囊,赈济灾民。据《丁氏家谱》记载,明正统五年(1440)是大荒之年,老百姓饿死的很多,丁斌拿出1500石粮食赈济饥民,救活了不少乡民。朝廷命户部侍郎席循查实后,奏准立牌坊以作表彰,并赐予他玉玺。明天顺元年(1457),出现灾荒,丁实拿出1000石小麦赈济灾民。明英宗朱祁镇因此事,根据丁实的先人丁齐所任官职封“亦政堂”为丁氏堂号,并命地方官帮助丁氏在县城修建祠堂,亲书“亦政堂”匾额,加盖玉玺赠丁氏(此匾毁于“文革”期间)。民国五年(1916),丁仰淑修小涧镇围墙、赈灾、办学校等,大总统黎元洪亲书“乐善好施”匾额赠给他,并奖励银洋50元。

1930年,丁氏族人在丁氏祠堂内办私立学校一所,名为“私立乐育小学”,学校广收全县城乡各地学生。乐育小学办学严谨,教师教学异常认真,抗日战争时期,还招收了一些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南京等省市逃亡来蒙的学生,为社会培养了不少有用的人才。新中国成立前后,丁齐后人参加革命的很多,大部分都是从事教育工作,素有“丁氏教育世家”之称。

丁齐寓蒙今已650余年,其后世子孙繁衍生息,逐渐分布于蒙城各地,后又有部分迁居异地,每逢春节,丁姓人家常会贴出祖传“阳谷分世业,漆园振家声”的春联,以示纪念。



蒙城广播电视台(蒙城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张花

编审:王爱荣丨审核:张治国


欢迎下载蒙城广播电视台新闻客户端

“今日蒙城”APP

了解更多新鲜资讯


关注“蒙城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jrmc@163.com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