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广播电视台

APP扫描

【蒙城名人】高以永
编辑:张花 2024-01-22 15:17 浏览:4

蒙城,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这里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人才。蒙城县融媒体中心推出《蒙城名人》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了解蒙城的名人故事,传承优秀文化。

图片

高以永(1630-1693),字子修,号荆门。北宋武烈王高琼第二十二世孙,祖籍安徽蒙城。康熙十一年(1672)举人,十二年进士,十八年(1679)调任内乡知县,兼管镇平、淅川两县事务。二十七年(1688)升任直隶省安州知州兼新安县事。三十一年(1692)任户部江西司员外郎,次年因积劳成疾而病逝,享年六十三岁。

在如今河南省内乡县衙博物馆三省堂门两侧,悬挂着这样一副对联,内容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撰写这副对联的不是别人,就是清代康熙年间河南省内乡知县高以永。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菏泽召开市、县委书记座谈会时,提到这样一副对联,以此来教育今天的党员干部。同时,也展示了这副对联的历史功绩和当代价值。


撰楹联以自勉勤政为民

古时县衙,大堂用以审讯诉讼,二堂用以接待上级,三堂则用于日常办公。高以永撰写这副楹联挂在自己办公大堂门口,就是时刻提醒自己要努力做一个老百姓拥护的好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说明官员的衣食住行依靠于老百姓,官员手中的权力来自于老百姓,虽然被百姓称作父母官,但更应该明白自己是人民的子孙。“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道出了为官的真谛:莫忘了自己的出身,你现在是官,但你也曾是民,你只有服务百姓的使命,没有凌驾于百姓之上的权力。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做官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做人却是一生一世的。身在仕途,就应该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心系百姓,情怀家国,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诱,不为进退去留所烦恼。“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才有高低在志向,官无大小皆为民,为官一任,就应有造福一方的责任与担当。

一副对联,一本为官尽职的教科书。


体民情性耿直不畏权贵

清康熙十八年(1679),高以永到内乡上任。此时正值明末战乱后不久,民生凋敝,内乡地处鄂、豫、陕三省交界处,军需供应负担沉重,百姓苦不堪言。高以永赴任的车子刚进入内乡县界,就赶忙下车访问百姓疾苦,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制定赈济民困的方案,将耕牛、种子等农耕物质贷发给贫民,鼓励农耕种植,改善百姓生活。

据清康熙《内乡县志》《嘉兴县志》等志书记载,高以永到任时,襄阳杨来嘉部常借农时越境骚扰,且诱贫民子女离家为其奴仆,如有逃脱,就抓捕其亲戚邻居。高以永到任第三天,就下令抓住了两名骚扰士兵,并将此事报告给南阳知府,知府害怕得罪杨来嘉,想不了了之,而高以永坚持请知府呈报给臬司(主要负责刑狱诉讼事务的提刑按察使司),最终两个士兵受到制裁。此事在当地影响很大,自此,内乡县治安状况大为改观。


离任后仍奔走为民请命

据清康熙《内乡县志》记载,高以永“在事数年,温厚和平为治务,慈祥恺悌之声无间遐迩”。高以永为政以宽厚为本,效法春秋时单父宰陈子亢,崇尚鸣琴而治,坚持简政轻刑,重修县衙二堂时,将思补堂改称“琴治堂”。每遇命盗重案,他都是慎之又慎。兼摄镇平事务时,有一个举孝廉的官吏畏罪逃跑,县衙将其父亲和儿子抓了起来,高以永认为,儿子的罪过不能让父亲承担,但放了爷爷不放孙子,又没有人来养活老人,于是请示后释放了祖孙二人。按照规定,内乡县每年要完成黑铅贡赋三百斤,而内乡县并不产黑铅,要完成贡赋任务就只能到外省外地采购,地方压力很大。康熙二十四年(1685),户部以黑铅不敷国用为由,对河南省增加黑铅征收任务五万余斤,由于书吏捣鬼,最后分配给内乡县任务为两万八千斤。为此事,高以永多次奔走省会呼吁,虽然收效甚微,但他不改初心,直到调任直隶省安州知州时,还在为减轻内乡赋税奔走呼告。

清同治《内乡通考》对其评价道:“高以永,广开垦,除匪盗,其有造于内乡者甚大,宜其崇祀名宦也。”高以永勤政为民,政绩卓著,赢得百姓的拥戴,在他离任时,内乡“百姓夹道挽留”。

斗转星移,历史进入到新的世纪。如今的河南省内乡县政风清廉,民风淳朴,人们精心编排了大型古装戏剧《内乡知县高以永》,再现这位蒙城名宦勤政爱民的历史风采。


蒙城广播电视台(蒙城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张花

编审:王爱荣丨审核:张治国


欢迎下载蒙城广播电视台新闻客户端

“今日蒙城”APP

了解更多新鲜资讯


关注“蒙城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jrmc@163.com

相关新闻